成長在路上
2020-07-09 15:05:28
馬云在一次演講中提道:“選對平臺,成就一生?!边@個觀點我感同身受。1998 年 3 月,我進入了楓葉大家庭,至今已有 21 個年頭了。在這 21 年的時間里,我伴隨著楓葉一同成長,是楓葉成就了我。
勇于突破 成就創新之美
1998 年加入楓葉后,我先后得到了多次鍛煉機會,從一名楓葉教師走向楓葉管理崗位,從大連楓葉小學到淮安恩來楓葉,再到濟南楓葉,不斷實現我的人生價值。在入職第三年的 2001 年榮獲楓葉最高榮譽勛章。
剛擔任大連楓葉小學校長時,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帶領團隊內強質量、外樹形象,完成集團規模發展目標。
當時,學校年級發展態勢呈“倒三角”形勢。六年級有 6 個班,而一年級只有 2 個班。如何改變現狀,使年級發展態勢變為“長方形”向上順推呢?那就需要把一年級“底座”擴大,才有利于楓葉英語特色文化的凸顯,也有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。
一年級學生生源來自幼兒園,如何把外界公立、民辦幼兒園開發成楓葉生源基地?答案是進入幼兒園,面向家長進行楓葉文化推廣。
怎么能讓幼兒園歡迎我們進行文化推廣?怎么能讓家長欣然接受楓葉?我首先想到,要站在家長需求角度,站在幼兒園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角度,舉辦幼小銜接科學育兒公益講座。在講座中,把大量楓葉教師教育學生的成功案例,以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呈現出來,既彰顯楓葉文化及育人理念,又將楓葉教師敬業、職業、勤業、樂業、專業的形象根植于每一位家長心田,從而擴大楓葉文化影響力,讓家長相信楓葉,選擇楓葉。
抱著這種想法,我選擇了大連小學骨干老師姜珊女士做主要宣講人,用她成功的教育案例做典范。我又親自跟當地一家家幼兒園對接,和幼兒園園長交流幼小銜接講座對幼兒園的好處,避免幼兒教育小學化,避免家長不懂教育,給幼兒園施加更多壓力;交流我們的講座對幼兒家長的好處,能讓家長真正站在教育工作者角度培養孩子,優化培養孩子的方法,從心理安全、生活能力、知識基礎、行為習慣上幫助孩子提前做好升入一年級的準備工作。我們的真誠和專業,打動了幼兒園園長們,最終得到了他們的支持。
我帶領宣講團隊利用周末,在遼南大地做了近百場幼小銜接公益講座。每一場講座都贏得了與會家長、幼兒園老師的好評和稱贊。楓葉理念、文化就這樣被我們宣傳了出去,走進了千家萬戶。每場講座結束后,我們都會被家長們團團圍住,跟我們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,解決育兒過程中的困惑。我們將個人名片、微信號、QQ 號留給家長,以便為家長做更深入的教育服務。有些家長現場申請報名,讓孩子入讀楓葉學校一年級,這是對我們講座的最好回報。
就這樣,一場場講座把楓葉文化在遼寧地區推廣開來。我們講座宣傳推廣的足跡遍布大連下設各區、大連北三市、沈陽、本溪、葫蘆島、丹東等地。這項工作有力提升了楓葉品牌美譽度,帶動了楓葉招生工作。一年里,預科班從 2 個教學班增至 8 個班,人數由最初 28 人增長至近 200 人;一年級也由 2 個班增至 5 個班。
當然,這近百場公益講座帶來的收獲不僅僅是生源,還有為楓葉教育培養了一批非常出色的幼小銜接公益講座演講專家。本著出人才、出模式、出經驗的工作原則,我在集團招生工作培訓會上分享了我們舉辦公益講座系列的心得。當楓葉外埠校區校長詢問我有關幼小銜接公益講座時,我毫無保留,介紹經驗,推送講座稿。于是,許多楓葉兄弟校陸續進行了幼小銜接公益講座。
俗話說,不破不立。這種楓葉文化推廣方式的改變,看似形式上的轉變,實則是思維方式的突破,是工作成效的優化。這種工作上的開拓創新每天都在楓葉上演。這就是勇于突破、不斷超越、做創新楓葉人帶給我的成長。
心懷感恩 成就情懷之美
從大連到淮安,是我人生經歷的一大轉折。2016 年 1 月 16 日,我接到集團通知,前往江蘇淮安創辦淮安恩來楓葉國際學校。我義無反顧,帶領團隊在敬愛的周總理的故鄉闖出了一番天地。2016 年 9 月,淮安恩來楓葉國際學校順利開學。2017 年 3 月,學校完成年度發展目標,實現了開門紅。2017 年 7 月 4 日, 淮安恩來楓葉國際學校再次完成年度發展目標,集團給予學校表彰,授予淮安恩來楓葉國際學?!?017— 2018 學年完成集團發展目標第一?!睒s譽稱號。然而, 成績背后是更多楓葉人的汗水,是楓葉人懷著一顆感恩楓葉的赤誠之心,披荊斬棘,為楓葉開疆擴土、默默奉獻。
淮安校區是 2006 年的老建筑,占地面積僅 9870 平方米,操場屬 3 家學校共用。2016 年 5 月 27 日,校區舉辦首屆淮安市楓葉教育論壇,一切工作都在按照計劃落實。就在距論壇開始僅有 17 天的時候,教學樓一層原使用單位才依據合同撤離。當時,校園面臨的情況是:建筑各樓層墻體瓷磚發黃、開裂,部分墻體瓷磚嚴重破損,走廊吊頂龍骨銹跡斑斑,各功能區施工臨近尾聲,班級、寢室空空如也。與此同時,承擔擬定校園環境創設方案的領導缺少思路,一個多月未拿出校區環境創建的片言只語。無奈之下,我親自承擔設計任務,白天跑政府部門辦理收費許可、跑市場推廣楓葉文化、考核應聘教師,晚上到工地查看施工進展情況,熬夜制訂環境創設方案。方案擬定后,我和全體教師、領導分區域承包, 責任到人,依據方案進行文化布置??偹悸贩浅C鞔_:以作品覆蓋裂縫墻體;以涂鴉提亮吊頂;校園空間有限,文化內容要無限;必須呈現楓葉文化、國際文化、傳統文化,一定給人留下眼前一亮、驚喜高貴的第一印象。
很多人問我:累嗎?
累!但更多的是心疼!心疼老師們連夜趕工布置文化時,熬到紅腫的眼和一雙雙被蚊子咬到紅腫的腿!心疼老師們深夜清潔,搬桌子、搬柜子、擦玻璃、擦床鋪磨破的手!心疼沒空吃飯,卻笑著安慰我“不差一頓飯”的楓葉老師們!
凌晨 1 點 30 分,招辦李爽主任踩上梯子,釘好書法教室最后一幅字畫,我們興奮地拍攝視頻,以示階段性環境創設工作順利完成!最終,論壇前兩天所有工作全部落實到位。接到學校錄取通知書還在觀望的家長們,紛紛到校參觀,贊嘆楓葉執行力!家長現場拍照、發朋友圈幫著楓葉做宣傳,有些家長直接要求報名交費。
楓葉教育論壇當天,參會的 200 多位中小學校長、幼兒園園長高度稱贊了我們的校園文化布置!
這就是楓葉人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、砥礪前行的最好回報!
建校 3 年,3 年都提前完成集團發展目標。2017 年 8 月,集團市場中心公布楓葉各校區家長問卷調查,淮安楓葉滿意度頗高,11 項排名居集團第一,3 項排名第二。初中各學段參加全區統測,各年級總評成績均名列前茅,首屆初三參加中考取得了 4 項全市第一!在全區教學工作總結會上,楓葉教學成果得到教育局局長夸贊!這是楓葉教育優勢的必然,也是楓葉品牌影響力的體現!
伴隨著學校發展壯大,我們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,實現了從“無”到“有”,從“有”到“精”,把很多“不可能”變成了“可能”,把很多“可能”變成了 “突破”。
我想,這就是我心懷感恩的原因,是做幸福楓葉人帶給我的成長。
盡職盡責 成就奮斗之美
在淮安,因為當地教委每年都會大量招聘公辦教師,所以淮安楓葉教師招聘工作一直比較困難。部分教師來源于教育培訓機構,他們的管理、執教能力亟待提升。鑒于此種情況,淮安楓葉開學第一天起,我就把課堂變成工作主陣地,每日走課式管理,從未間斷。
1.立足課堂,走課管理——指導教師落實楓葉育人目標
① 走課式管理,便于了解全體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能力,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集體培訓。
② 走課式管理,便于確定學科骨干,發揮骨干價值。
利用骨干上好引路課、示范課、觀摩課,采用一課跟進、同課異構教研形式,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。
③ 走課式管理,便于重點關注薄弱教師,讓指導更對癥下藥。
我每天走課后,就會利用午休時間,就課堂教學進行案例分析和指導。每天集中指導一個學科,盡快指導教師課堂教學達到楓葉標準。
2.課前調講,功在課前——指導教師聚焦楓葉課程體系
走課管理的同時,我在思考,如何讓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更好地得以提升?那就是功在課前,利在課堂。于是,課前調講,應運而生!在調講中,我們貫徹落實“教學重思維、重實踐、重整合、重創新、重育人”的楓葉課程標準。
3.延伸課后,固化習慣——指導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習慣
以作業作品化、作業考試化為載體,以月表彰為形式,培養學生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;以全學科閱讀為手段,培養學生勤學善思的習慣;以學科專題演講、學科實踐活動為輔助,培養學生志存高遠。
在提升教學質量過程中,我深切感悟到:
教育就是彼此成全:成全學生、成全教師、成全校長,最終成全楓葉。成全學生,讓學生的未來可期;成全教師,讓教師的業務精湛;成全校長,讓校長的定位精準;成全楓葉,讓品牌優勢凸顯,基業長青!
校長角色定位:力求打造狼性團隊,校長就是匹狼。校長的言行應該是“老師們跟我來”,而不僅僅是“同志們給我沖”!
如今,這種管理模式我也運用在了濟南楓葉日常工作中。
2019 年,我的楓葉成長之路又開啟了新旅程?;叵胱约?21 年的楓葉之旅,有辛酸和淚水,但更多的是幸福和感恩。在第 100 所楓葉校區,我的幸福繼續, 我的成長繼續。
楓葉在路上,成長在路上!
作者/邵玲